发布时间: 2025-07-15 12:12:25 来源: 互联网
1、对联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:对仗工整 对联的上联和下联需要在词性、意思、声调等方面相互匹配,形成对照。例如“风声雨声读书声,声声入耳;家事国事天下事,事事关心”,上下联对仗极为工整。意义深刻 对联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寓意,通过简洁的字词表达出丰富的内涵。
2、对联的第一个特点是上下两联字数相等。每一联的断句地方并不一致。 对联句式一般是长短句,类似于词。对联的句式有特色,例如在同一联中,每句字数相等,但节奏不一定一样。 倒装是常用的修辞手法,主要是为了合某一特定句式或平仄。
3、对联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:字数相等,断句一致:上下联的字数必须完全相同,且断句的方式也要保持一致,除非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而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。平仄相合,音调和谐:在音韵上,上联的末句尾字通常使用仄声,而下联的末句尾字则使用平声,以此来形成音调上的和谐与美感。
1、读“pò”时,用于地名,如“奤夿屯” ;读“hǎ”时,形容脸大。 其二,“”,此字较为生僻,在《康熙字典》等文献中虽有记载,但如今日常使用极为罕见,其确切语义需结合古代文献具体语境分析。 其三,“毴”读音为“bī” ,常被用于不文明、低俗的语境中,指女性外生殖器。
2、“奤”“”“毴”这几个字语义各有不同。 “奤”:有两个读音。读“pò”时,用于地名,如奤夿屯,在北京市;读“hǎ”时,指脸庞大。比如形容一个人脸比较大,就可能会用到这个字。 “”:此字较为生僻,它指的是一种鸟。
3、“奤毴”这几个字较为生僻,单独来看: “奤” ,读音有pò、hǎ ,读pò时,用于地名,如奤夿屯;读hǎ时,指脸庞大。 “” ,读音为bā ,古同“鲅”,是一种鱼名。 “毴” ,读音为bī ,在方言里是女性外生殖器的俗称 。
4、“奤”“”“毴”这三个字都有各自相对生僻的含义。 “奤”:读音有hǎ、pò 。读hǎ时,常用于地名,比如“奤夿屯”,在北京市。读pò时,古同“魄” ,有魂魄之意。 “”:读音为bó ,在《玉篇》等古籍中记载,它指的是一种鸟。
重重叠叠联(1) [ 回作者: 月下独酌 ] 作者: 月下独酌 时间: 2003-01-14 23:11:50阅读数: 5 重重叠叠联第一 上联:孙子孙子孙膑使《孙子兵法》如孙子。 原对:缺! 自对:老子老子老李讲《老子道德》逊老子。 此联上联讲孙武(孙子)孙子孙膑使用《孙子兵法》如孙武一般厉害。
富贵门第,祥云托瑞麒麟至 纳福人家,紫桐报喜凤凰来 2喜结凤凰缘,琴瑟和鸣白首偕老 幸得麒麟佑,恩爱百年富贵平安 3凤凰献金玉,有情人成眷属 麒麟送良缘,真爱者到百年 紫阁卿枫 发 凤凰呈祥喜气旺;麒麟献瑞吉星高。琴瑟和谐麒麟凤凰百年相守,人间传扬美妙姻缘。
慈竹当风空有影,晚萱经雨似留芬 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良操美德千秋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 犹执兼恭延后代 尚留名望忆旧人 一定要七子么?下面的其实也蛮好。
下联:五岳各丘山。 上联:日月同明天不黑。 下联:山丘共岳地非低。 上联:闲看门中月。 下联:思耕心上田。 此联‘闲’字的繁体为‘闲’。 上联:女氏配婚终有日。 下联:山田教崽始开心。 上联:女未成婚仍是妹。 下联:父多弃子决非爹。 上联:子女好大人可倚。 下联:马大可骑人更便。 新联:禾千里种米良粮。
千古名对历代著名对联1 第1副对联:伤心夜雨蕉窗,点半盏寒灯,替诸生改之乎者也;回首秋风桂苑,剩一枝秃笔,为举家谋柴米油盐。 这个对联是古代一个穷教书先生的自题。教书先生多半清贫,而这个教书先生又特别穷,所谓“寒灯”与“秃笔”,显然是穷得叮当响,所谓家徒四壁,不过如是。
每临大事有静气;不信今时无古贤。(翁同龢自题联)泼墨为山皆有意;看云出岫本无心。(陶绍原自题联)看花临水心无事;啸志歌怀意自如。(黄慎自题联)万象函归方丈室;四围环列自家山。(黄遵宪自题联)清风明月不论价;红树青山合有诗。(梁启超自题联)提笔四顾天地窄;长啸一声山月高。
以下是100副经典对联欣赏:东壁图书府,西园翰墨林。室雅何须大,花香不在多。斯文在天地,至乐寄山林。养心莫善寡欲,至乐无如读书。岂能尽如人意,但求无愧我心。每临大事有静气,不信今时无古贤。泼墨为山皆有意,看云出岫本无心。看花临水心无事,啸志歌怀意自如。
以下是一些古今著名的对联:情感寓意类:寂寞寒窗空守寡,梧桐朽枕枉相栖:这对联通过细腻的意象,表达了深深的孤寂与无奈之情。上联“寂寞寒窗空守寡”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寒冷的窗前孤独守候的景象;下联“梧桐朽枕枉相栖”则以梧桐树下的朽枕,暗示了情感的失落与无奈。
这是刻在山海关姜女庙上的一副名联: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(读音:海水潮,朝朝潮,朝潮朝落)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(读音:浮云涨,长长涨,长涨长消) 异字同音 饥鸡盗稻童桶打,暑鼠凉梁客咳惊。无山得似巫山好,何水能如河水清。贾岛醉来非假倒,刘伶饮尽不留零。